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(新闻联播):今年,新中国迎来76华诞。回望波澜壮阔的76年,黑龙江在工业、农业、生态等诸多领域镌刻的兴泊证券,不仅是一个个“全国第一”的闪亮坐标,更是一部激荡人心的奋斗史诗。本台推出系列报道《中国第一龙江印记》,今天来看“共和国工业摇篮”黑龙江,如何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勇担时代重托,在装备制造的星辰大海中,续写“第一”的传承荣光与超越新篇。
这组跨越70多年的“第一”,见证着中国水电的崛起之路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水电装备制造尚在蹒跚起步,连200千瓦以上的水电机组都无力自主设计、独立制造。1951年,刚刚奠基的哈电集团临危受命,向首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发起冲锋。
从“第一台”起步兴泊证券,哈电的“第一”之路越拓越宽:相继参与了新安江、刘家峡、三峡右岸、溪洛渡、向家坝乃至白鹤滩等重大水电工程建设,所产机组多次创下国内乃至全球首台纪录。每一次“第一”的诞生,都是材料、工艺、设计的系统性突破,更是一场“用70年走完西方国家130多年路”的跨越赶超。
哈电集团最新研制的世界最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,即将“服役”西藏大唐扎拉水电站。而锻造这一“巨无霸”轮毂的,正是中国一重2006年自主研发的万吨水压机。冯永亮与这台“钢铁巨人”相伴十九年,用它锻造出打破国际垄断的百万千瓦核电整锻低压转子。
龙江工业的“第一”既铸重器,也耀苍穹。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轧制车间里,铝合金板材正通过轧机——这里曾诞生新中国第一块铝板,更托起了“两弹一星”的飞天梦。
“国内唯一”的突破,恰是龙江工业76载风雨兼程中,“从跟跑第一到领跑第一”的生动注脚。在装备制造的星辰大海中,这片土地不仅写下了“从基础第一到高端第一”的跃迁,更铺展着“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领先”的壮阔篇章。截至目前,仅哈电集团就创造280多项“共和国第一”,中国一重突破数百项国际技术壁垒,东轻更拿下100多项“中国第一”、成为全国首家“三冠王”单项冠军企业。当“卡脖子”清单化作“攻坚榜单”兴泊证券,当“工业基因”融入创新血脉,龙江大地上,“第一”的故事仍在续写。
富明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